2022年菏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0.12)
菏泽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大家提供菏泽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供大家参考,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资讯,请关注菏泽中公教育网站。
科目一(1-2)
1.【答案】A。解析:闵老师的做法不仅没有做到教育公平,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道德认知,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不用做劳动,不利于学生个人道德的发展。
2.【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科目二(3-9)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
A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B项,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C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D项,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强调学生在教师要求下自己培养并观察种子,属于实验法。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项。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
A项,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项,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C项,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D项,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题干中的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又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符合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选B。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
A项,学科课程是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进行组织,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精髓。活动课程按照儿童心理逻辑进行组织。故A项说法错误。
B项,显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故B项说法正确。
C项,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常以选修形式出现。故C项说法错误。
D项,经验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学科课程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精髓。故D项说法错误。
综上,ACD选项均表述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根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
B选项,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选项,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
D选项,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素养。
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A。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中的品德评价法。
A项,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B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C项,说理疏导法是在分析受教育者品德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的品德认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其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
D项,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题干中“利用表扬和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方式”做出价值判断,属于品德评价法,故此题选B。
8.【答案】C。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王下决心戒掉网络游戏,可是放学后还是玩游戏,说明不能抵抗外界诱惑,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应当培养其道德意志。因此,C项正确。A项,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故答案选择C。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桑代克的学习定律。桑代克通过“猫开笼门取食的实验”提出了其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A项,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B项,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
C项,效果律是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联结。
D项,强化律是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提出的基本规律,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题干中“满意的学习结果”与“不满意的结果”是正与负的反馈的表现,属于效果律,故本题选C。
科目一(10)
10.【参考答案】案例中黄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黄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的教育观。材料中,黄老师不仅关注了小雨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小雨的人格培养,帮助小雨解开心结,促使她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成长,从封闭孤僻渐渐活泼开朗起来。
其次,黄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学生观。材料中,黄老师把小雨看成发展的人,相信她具有巨大的潜能,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开心结积极乐观地成长。因此,对于小雨孤僻的性格问题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及时地进行疏导、帮助,最终在黄老师的帮助下,小雨也打开了心结,交到了朋友,走出了心中的阴影。
再次,黄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的教师观。材料中,黄老师持续关注着小雨的成长,抓住各种机会跟小雨谈心,慢慢地让小雨敞开心扉,帮助小雨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黄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
相关推荐》》》
推荐:菏泽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菏泽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